 |
在減重門診裡最常碰到想減肥的人,因吃的過少而餓得發慌、餓了幾天後便大吃特吃的代償現象,或是熱量攝取不足、營養不均衡而造成低血糖現象、貧血、營養不良、新陳代謝下降…等;無怪乎這些人會大呼----減肥好辛苦、減肥的人好可憐喔! 其實只要懂得如何吃,便能吃的好又能吃的巧,讓你的心理、大腦、胃都會覺得很滿足,這才是正確的減肥飲食原則! 少吃≠節食 很多人都聽過「減肥的人要----少吃多運動」,於是在沒有經過營養師的建議下,便自行採取 少吃=節食 ,來達到瘦身的效果,殊不知這裡所指的少吃,正確的說是要獲取適當的熱量與營養素,原則上減肥的人一天所須的總熱量約為1200∼1500大卡,而且均衡的飲食是首要條件,因為在這樣的條件下,進食的總量就不會少。 熱量≠量 很多人誤以為 熱量=量 ,於是,自以為量吃的少,熱量也會獲取的少;所以便找了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如:炒麵、炒飯、漢堡、小火鍋、披薩、麵包、蛋糕、養樂多、含糖飲料…等)當正餐,雖然量吃的不多,但熱量卻獲取了不少,甚至高過1500大卡(一日總計)。 舉個例子來說:1份水果的熱量都是60大卡,但是選擇香蕉的人只能吃半根(75g),而選擇山竹的人卻可吃5個(440g);同樣都是1 碗的量,但飯的熱量(280大卡)卻是蔬菜(25大卡)的11.2倍。所以熱量≠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