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女性大約在45~55歲就會步入更年期,主要症狀有:心悸、熱潮紅、腰酸背痛、失眠、盜汗、情緒不穩等生理和心理問題。這些症狀的產生,大多因體內荷爾蒙減少所造成的,西方醫學界發現,東方人的乳癌與攝護腺癌的罹患率比西方人低,也留意到,東方民族更年期以後的女性罹患乳癌、子宮頸癌的比率,相對於西方民族也都比較低,主要可能與適度攝取大豆食品有關。 異黃酮素(isoflavones)存在於天然植物中,又稱植物雌激素,最常見也最豐富的就是黃豆中的異黃酮素,主要是因其結構與雌激素類似,可以表現雌激素的效果。黃豆被公認為提供植物雌激素的最佳來源,日本婦女飲食中攝取大量黃豆,因此乳癌機率極低且少有更年期不適應情況,黃豆中的荷爾蒙及相關成分,可減輕更年期的熱潮紅、燥熱,也具有防癌、降血脂、預防骨質疏鬆等作用,許多用於改善更年期症狀的保健食品,大多由黃豆提煉而來的,但不只以女性為訴求,其實異黃酮素對男性也是有益的,許多研究也肯定對前列腺癌的預防效果,原因也可能與異黃酮能調控男性荷爾蒙有關。 新鮮黃豆及黃豆製品含有豐富異黃酮素,而黃豆的發酵製品如味磳、納豆等含量更高,約為天然黃豆的2~9倍,另外黑豆亦有豐富異黃酮素,飲食中可多攝取黃豆或黃豆製品如豆腐、豆漿、豆乾等,取代多油脂的動物性蛋白,此外,全穀類(糙米、大麥、燕麥)、種子食物(芝麻、南瓜子、葵瓜子)、各種芽菜(苜蓿芽、綠豆芽、黃豆芽)及蔬果中(花椰菜、山藥、櫻桃、蘋果)也含有植物雌激素。目前,每天攝取多少異黃酮素會產生怎樣的效果還需更多研究,但攝取異黃酮素有許多正面效果,因此以ㄧ般均衡飲食,並適量攝取含豐富異黃酮素的食物對停經後的婦女可提供雌激素的活性,而對未停經的婦女能平衡雌激素的活性,有助降低乳癌的效果,只要有健康的飲食,正常的生活型態,都有利於身體荷爾蒙的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