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冠狀動脈心臟病是現今最具危險性的主要疾病之一,它是因為心臟的冠狀動脈逐漸硬化或阻塞所造成的,影響的因子包括了種族、遺傳、性別、年齡、血脂、肥胖程度、是否有某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壓力、吸煙、飲酒、身體活動量等。目前已有許多的研究報告顯示:只要能維持適當的身體活動量,則能大幅降低發生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 心動了嗎?當然,若要開始擬定運動健身計劃,還是應該先做醫學和體適能方面的檢測,以了解是否有潛在的危險因子,使運動能實施的更安全有效;特別是已有相關的病史者,上述之步驟絕對不可省略,以免發生危險。以下是擬定運動健身計劃的一般性原則: 一、運動頻率:每週至少要二次以上,而且最好能適度地分散(不要只有週六週日才運動),長期規律的運動是影響健身成效的關鍵因素之一。 二、運動強度:擬定的運動強度應依照循序漸進(尤其是許久未運動或身體情況較不理想者)的原則,不宜過於勉強躁進(更不需和他人比較),以免發生危險。每次實施主要運動時,強度應由弱漸強,然後維持穩定,不宜起伏過大(強弱不定的運動較無法有效地改善血脂方面的問題);而要結束時則應由強漸弱,不可突然停下來。當然,有許多的方法可以用來評估運動時的強度,而一般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主要運動時的強度維持在“微喘但還能說話”的程度。 三、運動時間:若以降低血脂為目的,則除了運動前後充分的熱身和緩和運動(絕不可省略)外,一般會建議主運動的時間至少應持續半小時以上;假設無法空出整段的健身時間,分段運動(如每天五個七分鐘)對於紓壓和降低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發生機率也有相當的助益,不過這種方式對於增進心肺功能和降低血脂的效果不若整段運動的方式。 四、運動型式:儘量以有氧運動為主,也就是多選擇使用身體大肌肉群且節奏穩定的運動,如快走、騎腳踏車、游泳(或水中有氧)、打太極拳等。 五、便利性:為了使運動健身計劃能持續地實施,進而養成終身運動的習慣,因此便利與否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場地遙遠、費用昂貴或需要很複雜設備的話,通常這樣的運動健身計劃較不容易規律持續地執行。 六、樂趣:依照本身的個性和喜好,選擇幾項自己覺得有趣的運動交替實施,如此不僅不會使運動健身計劃變得單調而成為不得不的例行公事,且能訓練到更多的身體部位,並可整體地提昇身體的素質,同時也能結識多方的運動夥伴,生活的視野因此將變得更為遼闊。 對於久未運動或身體情況較不理想者而言,若能與人結伴一起健身,不僅可相互照應關懷,且成功的機會也能提高很多。當運動習慣養成後,便會提昇自信心,更多的人生理想得以實現,生命也將會有更多的美好回憶。最後要提醒的是:要預防冠狀動脈心臟病,除了要規律運動外,適當的飲食、充足的睡眠、良好的作息以及如何健康地紓解壓力也都是很重要的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