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園地
   
 
健康、輕鬆吃進纖維 [2006/7/20]
 
 
現在人三餐在外,成為名符其實的〝老外族〞,據調查,有7成上班族是連續2餐都在外果腹的 〝外食族〞。究竟膳食纖維該攝取多少?在國人飲食指標中,膳食纖維每日建議攝取量為25–35公克,但台灣人平均每人一天只吃5公克多的纖維,遠低於建議量,以導致影響正常排便,造成便秘,而未排出的糞便停留體內太久,會發酵產生脹氣、毒素、細菌使身體負擔加重,因此腸道不乾淨,很容易引起腸道病變,增加致癌的可能性。

纖維到底有何好處?
●促進腸胃蠕動,排出宿便,預防便秘、大腸癌
●降低膽固醇、血脂
●降低食物吸收速率,幫助控制血糖
●增加飽足感,相對減少食物的攝取,進而達到減重的效果

那些食物具有體內環保的功用呢?
1.食物纖維:天然植物性食物幾乎有豐富的纖維質,像全穀類的糙米,豆莢、豌豆等豆類,根莖類的蕃薯、馬鈴薯(如能帶皮吃效果更好),蔬菜類的芥蘭、筍子、地瓜葉、紅白蘿蔔、香菇、蒟蒻、寒天等。

2.寡醣食物:寡醣是腸道有益菌生長的原料,多吃能提升有益菌的菌數,同時可減少害菌的數目,如大豆、洋蔥、蘆筍、或含寡醣成分的食品

3.乳酸菌:腸道內壞菌多於有益菌時,易產生疾病,乳酸菌為體內好菌,維持腸道內菌叢平衡和酸性環境,抑制壞菌並促進蠕動,市售的優格、優酪乳、發酵乳都是含乳酸菌的食品,但選購時應選擇低脂、少糖、每C.C含菌總數愈多、非脂肪乳固形物含量比例較高者,是選購好的乳酸菌產品的條件。

4.水分:每天至少2000c.c以上的水,才能使腸道不乾澀及清腸,幫助體內循環使毒素快速排出。

5.棗子、梅子、李子:含大量纖維,某些成份對腸子有刺激蠕動的效果。

6.維生素:可運用維生素來製造有益菌的環境,如B群中的B1、B2、B6有益腸道蠕動,維生素C可增加免疫力。

纖維吃的少,和國人飲食精緻化有關,提高纖維攝取量就從三餐做起:
▲早餐可將白土司換成全麥土司,餡料可加大蕃茄、萵苣等蔬菜切片。
▲吃自助餐可選擇2道青菜+1道半葷半素+1道主菜
▲將白飯換成五穀雜糧飯或糙米飯
▲新鮮蔬果取代甜點、零食等
▲食用葉菜及菜梗部位,不吐菜渣
▲食用新鮮水果取代果汁
▲吃沙拉吧可多選蔬果、豆類和乾果類
▲吃麵攤可選擇1份燙青菜+1份海帶
▲有吃點心習慣,夏天可煮綠豆、紅豆、薏仁湯(添加代糖)
▲愛吃零食可選加州梅、黑棗、李子
▲選購含有膳食纖維的食品

其實纖維的好處多多,只要從小地方做起,就能輕鬆、健康攝取纖維,可讓自己維持身材曼妙、消化順暢、遠離疾病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