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園地
   
 
運動與水分補充 [2006/8/1]
 
 
喝水是否有一定的標準呢?常聽到有人說每天至少要攝取2000c.c.以上的水分、或者要喝足喝八大杯的水,那麼體重40公斤與100公斤的人,應該喝一樣多的水嗎?全世界最大的醫療機構、同時也被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雜誌評選為全美最佳醫院第二名的梅約醫學中心(Mayo Clinic)提供了一個可以概算身體需要多少水分的公式──每日的飲水量約等於體重 (公斤)乘以33c.c.。當然,若常待在冷氣房中、常流汗、有運動、吃得較鹹……等,則應依實際的情況酌予增加。
運動中身體會產生熱能,其有很大一部份需靠流汗來散熱,所以如果水分攝取不足時即可能出現熱衰竭、中暑等嚴重後果。研究顯示:運動中若水分流失量達體重的2%時,就會有強烈的口渴感,體溫上升,心輸出量減少。當感覺口渴時,身體往往已經處於脫水狀況了,所以不要等到口渴時才喝水,而應少量多次地隨時補充水分(水的溫度最好在15-22℃之間)。
到底運動時要喝多少水呢?美國運動醫學學會(ACSM)建議運動前2小時內最好可攝取達500c.c.的水份,運動中則隨時補充水分,運動後則依減少的體重補充相等的水分。若運動時間超過1個小時,則可適度地補充碳水化合(如4-8%濃度的葡萄糖水)以減少身體的疲勞感;此外,可在每公升的水中加入0.5-0.7克的鹽,以促進水分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