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陶明慧營養師 | |||||||
![]() |
「我吃的不多,為什麼體重還是一直上升?」、「我連喝水都會胖。」「父母都胖,我會胖很正常!」,但事實是,造成肥胖的原因: 1. 遺傳,父母親有肥胖者:很多人都認為這是造成肥胖的主因,但其實不然,父母雙方肥胖,其子女罹患肥胖機會約60~80%,但如今已減少到50%了,而另50%來自環境因素(飲食、活動量),家族遺傳肥胖基因並不表示個人一定會肥胖,但容易使人發胖、影響身體累積脂肪的速度,所以更需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也許遺傳會使減重困難,但就像基因不代表就會得癌症一樣。 2. 不當飲食習慣的養成: ● 用”吃”來鼓勵:父母親用吃的快或多來代表小孩很聽話,如此造成攝取量無形超過份量。 ● 早餐不吃、午餐敷衍吃、晚餐應酬過量吃、喜歡吃宵夜。 ● 飲食西化,提供各種高脂、高熱量的餐廳、速食店的出現,外加提供超大份量的餐來吸引客人。 ● 市場上各種新產品食物愈來愈多,但大多是添加過多的脂肪、糖。 ● 喜歡吃炸食或甜食:”沒關係,只吃一次就好”、”只吃一點點,應該沒影響吧”,這些想法累積下來,無形中吃進很多額外的熱量。 3. 不喜歡運動、缺乏活動量:大家都知道,運動對身體有益,但自動化和其他科技導致身體活動量大大減少,不少人下了班就守在電視機旁,久而久之運動量不夠,腰圍當然也慢慢增加了。 4. 基礎代謝率(BMR)降低:影響基礎代謝率的因素有: ● 年齡:年輕者較高,年長者瘦組織少BMR下降。 ● 生長期:小孩、懷孕期BMR高。 ● 體組織:瘦組織多者BMR高,肥組織多者BMR低。 ● 體溫:每增加1度,BMR增加13%。 ● 壓力增加,BMR增高。 ● 環境溫度:過熱或過冷,皆會增加BMR。 ● 禁食、飢餓、營養不良BMR會下降。 5. 疾病: ● 甲狀腺功能低下 ●胰島素腫瘤 ●女性多發性卵巢囊腫 ● 生長激素或男性荷爾蒙缺乏症 ●庫欣氏症候群 6. 藥物: ●類固醇或抗組織胺 ●三環類抗憂鬱藥 ●有些糖尿病人使用的刺激胰島素分泌的藥物或直接施打胰島素 ●一些治療高血壓的藥如β阻斷劑,肥胖病人最好不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