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預防慢性病,國內素食人口逐漸增加,但吃素真的有益健康嗎?美國藥物食品檢驗局的專家建議,長期素食者要注意微量營養素的攝取量是否足夠,素食者易缺乏維生素B12、維生素D和鐵、鋅、鈣。雖然多吃蔬果是有益健康的,但是如何做個健康的素食者呢?
●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每天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食物的選擇應多樣性,避免偏食。
●食用全穀類取代精緻米食類,全穀類除了提供熱量外,更富含維生素B群、E及多種微量礦物質。此外,五穀類應該和黃豆製品一起攝取,可以提高蛋白質的營養價值。
●選擇天然食材,避免攝取過多的素料加工品,市面上有許多仿葷食的素菜,這些多是以黃豆或香菇頭加工製成,在加工過程中會加入油脂增加美味,因此建議多攝取天然的食材。
●少食高糖、高脂食物,別為了讓素食更有味道而多用油脂來烹調,應以清淡、少鹽、少糖的原則,才符合健康素食取向。
●加強補充鈣質、鐵質、鋅質:可多攝食牛奶和製品,以補充鈣質,如果吃全素,可補充適當的鈣片,並多走進大自然,多曬陽光。另外,蔬果中雖含豐富鐵質,但人體對其吸收率不似肉類所含的血質鐵,所以應配合攝食充分的維生素C,更能提升植物中鐵質的生理價值。再者,可多攝取全穀類、豆類、乾果、堅果、豆腐等,以補充鋅質。
●維生素B12大多存在動物性食物中,若不食用蛋類、乳品、起士等,可補充適量的維生素B12或綜合維生素B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