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園地
   
 
健康的基礎~~如何做好胃腸保健 [2006/8/8]
 
 

胃腸道是分解、消化及吸收食物的重要器官,而人體亦由胃腸道來攝取營養,以提供、維護身體機能,腸道也需將攝取食物後所殘留的廢物排出體外;所以,若腸道開始老化時,健康、美麗都會出現問題!良好的胃腸道是身體健康的基礎,平時應如何做好胃腸保養呢?
★ 細嚼慢嚥:食物咀嚼的次數愈多愈好,咀嚼的時間愈長,口腔所分泌的酵素和唾液就愈多,可減少胃部負擔。經常吃飯時狼吞虎嚥的人,易吞下較多的空氣,引起打嗝、放屁等問題。
★ 多吃纖維食物: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軟化糞便,縮短糞便通過腸道的時間,使體內的廢物能迅速排出體外,因此可降低便秘及大腸癌的罹患率。纖維因其龐大的體積,可降低腸內所受的壓力,而有效的治療憩室病症。此外,纖維也有助於調整腸道菌叢生態,抑制害菌孳生。
★ 食用天然發酵的食品如優格,有助於腸道益菌生長。
★ 減少脂肪的攝取:過量的脂肪會減緩我們消化食物的速度,容易造成脹氣,並增加腸癌的罹患率。
★ 多喝開水:漸進式的多喝開水可以改善胃腸的消化功能。不過要注意,用餐時不要喝太多水,那會沖淡消化液。
★ 避免酒精的攝取:酒精會〝燃燒〞胃的內層黏膜和放鬆食道括約肌,這個肌肉像一道閥門,可避免胃酸回流到食道內;常喝酒的人,該肌肉功能一旦受損,胃酸回流會造成食道出血和受傷。
★ 戒菸:抽菸易造成胃酸過多、胃潰瘍。香菸中的尼古丁會減少胃內碳酸氫鈉的分泌,而碳酸氫鈉最重要的功能是中和胃酸,一旦分泌減少,胃酸就會增加。
★ 定時定量。若感覺餓或不能按時吃飯時,可用蘇打餅乾先充飢,蘇打含鹼性成分可中和胃酸。
★ 生活要有秩序、不要熬夜,另外,壓力易造成消化不良、胃痛、拉肚子、胃潰瘍的症狀加重,所以,應適時的舒發壓力,減少無謂的煩惱,讓心情保持愉快。
★ 規律運動:運動可刺激腸道蠕動,將體內廢物快速排泄出去。
★ 飯後慢慢散步,不但可幫助食物的消化,而且可以使人放輕鬆。
★ 不要在很飽時洗澡:水的壓力和溫度會改變血液的流向,影響胃腸。如果在飽腹時入浴,可能會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