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園地
   
 
少鹽,有撇步 [2006/8/1]
  /陶明慧營養師
 
根據流行病學研究證明,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動脈硬化等的發病率和鹽攝取過量有著密切關係。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成人一天不超過6公克(2400毫克鈉)的鹽,但根據衛生署調查國人每日實際攝取量平均約9~10公克,遠遠超過建議量,長時間下來早已對身體造成負擔。
鹽的成分是''氯化鈉'',提供鈉與氯這2種礦物質,食鹽中60%是氯,40%是鈉。
哪些食物含有鈉?
●天然食物中:肉類、貝殼類、奶類、蔬菜、水果、穀類都有,一天大約可吃入500
毫克的鈉。
●加工食品:罐頭食物、速食麵、餅乾、西點麵包等。
●醃漬食品:香腸、火腿、蜜餞、榨菜、泡菜等。
●調味品:味精、烏醋、醬油、蕃茄醬、豆辦醬等各種濃縮調味料。
●飲料:運動飲料、雞精等。
如何少鹽又美味呢?
♥利用食物本身的強烈風味:如洋蔥、九層塔、青椒、香菇、蕃茄、香菜等和味道清
淡食物一起烹煮,如蕃茄炒蛋。
♥香草植物:如羅勒、迷迭香等。
♥中藥材或辛香料:如花椒、八角、當歸、紅棗、蔥、薑、蒜、辣椒等。
♥酸味水果:如葡萄柚、鳳梨、檸檬等,煮海鮮可擠些檸檬汁,增加風味。
♥使用醋或糖,增添食物甜酸的風味,相對減少鹹味的需求。
♥採用烤、蒸、燉等烹調方法,保持食物原來風味。
♥外食族:
★多選擇新鮮蔬果為食材的菜餚,避免醃漬和加工食物,如白切肉替換香腸、燙地
瓜葉代替筍乾等。
★餐桌上的鹽罐、醬油罐少碰。
★少喝湯,湯裡都是味精和鹽,只撈湯料來吃,如果想喝則不超過一碗。
★少吃泡麵,真的要吃調味包盡量不放或減量。
★不扮湯汁吃飯。
現代人養成''重油重鹹''的口味,殊不知無形中攝取過量的鹽,人的口味是可以慢慢訓練的,一但飲食習慣改變再吃鹹的食物反倒會覺得不舒服,而老外族可多吃新鮮蔬果,來增加''鉀''的攝取,能幫助''鈉''的排出,以維持鈉與鉀在體內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