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園地
   
 
糖尿病患者 運動須知 [2003/9/7]
 
 
糖尿病患運動項目「應有所選擇」,激烈或不當的運動易導致併發症,適度的運動被認為是除「飲食控制」及「藥物治療」外,糖尿病患的第三大療法。但醫界也警告,儘管規律的運動具有降血糖,減少藥物使用量等優點,但並非每一種糖尿病患都可以任意運動;激烈、不當運動,不僅無助於病情,反而會誘發低血糖症、酮酸血症及心絞痛、心肌梗塞等併發症。

運動可增加糖尿病患者組織器官對胰島素敏感性,又能改善脂肪代謝,因而具備了降血糖、減少藥物使用量,及預防糖尿病引發之諸多併發症等優點。但病情較嚴重,且已有明顯微血管病變之糖尿病患,則宜避免激烈運動,因為過於龐大的運動量,可能減少腎臟血流,加重蛋白尿病症,此外,有增殖性視網膜病變的患者,可能因而眼壓增高或出血。

另一可能是,血糖未控制好的患者,尤其是「第一型」糖尿病可能在激烈運動中,發生低血糖或酮酸血症。

對於因組織對胰島素不敏感,而罹患糖尿病「第二型」的糖尿病患者,於運動時宜注意下列事項:
 
一、避免在空腹、清晨、黃昏、夜間時運動,必要時可於運動前吃點東西,或攜帶點心,以備在低血糖狀況發生時,如心慌、心悸、手腳無力發抖、頭暈時之需。

二、運動時宜著寬鬆衣服,柔軟通風的鞋子,適當保護關節或局部組織,以防受傷,尤其是有四肢感覺麻痺遲鈍,或肌肉無力症狀者,更要注意。

三、運動時若有胸悶、氣喘、上臂或下巴疼痛時,應馬上停止運動。


因胰島素分泌不足而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患者,運動則應注意下列各項:

一、運動最佳時刻是飯後1∼2小時左右,因為此時體內血糖濃度較高,若需從事較長時間劇烈運動,可考慮在運動前吃點東西,或運動中每隔30∼40分鐘補充能量。

二、胰島素注射部位宜避開運動量較大的身體部位,例如慢跑、騎腳踏車者勿注射於大腿,打羽毛球或網球者勿注射於上臂,四肢活動平均者,可注射於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