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回覆者:扈春安醫師 | |||||||
![]() |
腎臟究竟是何方神聖?為何如此重要?請見功能簡介,就大概知曉了﹕ 一、人類有二個腎臟,分別位在腹腔後方二側。腎臟外觀就像馬鈴薯,每顆重150公克。 二、腎臟可維持細胞外液容積之衡定,即體內水份及血液的穩定。 三、腎臟血流量約每分鐘1300毫升,為心輸出量的25﹪,經過腎臟的血液如水經過濾網,可清除血中廢物。 四、腎臟不但是一排泄器官,還可進行代謝和內分泌功能,包括: 1.腎臟可從血液中排泄水分、尿素、肌酸酐、和其他代謝產物或廢物,所以腎臟受損就有如清潔工罷工,讓你生活在惡臭之中。 2.腎臟可形成尿液,以維持體內水份穩定。 3.腎臟可選擇性維持體內電解質和酸-鹼平衡。 4.腎臟與心臟、內分泌系統等共同調控血壓,所以腎臟受損常造成高血壓。 5.腎臟能夠合成紅血球生成激素(erythropoietin),幫助紅血球的合成,所以腎臟受損會造成貧血。 在這裡為各位介紹一下腎臟的細微構造,讓各位有進一步的認識。 腎臟細微構造: 一、腎元:腎臟功能的基本單位,能從血液清除代謝廢物形成尿液。每一腎臟由一百萬個腎元構成,每一腎元包括含一個腎絲球,腎絲球再連接腎小管,於此長管中藉吸收、分泌作用濃縮過濾液而形成尿液。 二、腎絲球:腎元之血液行過濾的地方,為微血管叢組織,於此微血管進行血液過濾及滲透。 三、腎小管:每一個腎絲球下接一隻腎小管。初步經腎絲球過濾出的尿,在此行進一步的物質交換和濃縮後排入收集小管。 四、收集小管:在此尿液進一步濃縮後排入腎盞、腎盂,形成尿液。 此外在腎小管旁也有些細胞兼有內分泌功能,可分泌紅血球生成素促進造血。也有些細胞可分泌控制血壓物質,所以腎衰竭患者常合併有貧血及高血壓。 接下來,介紹一些臨床常用來評估腎功能的方法及一些名詞,讓各位對臨床也有些許了解,不會被誤導或誤解。 一、腎絲球濾過率:血液在腎絲球濾過後形成濾過液之過程,是尿夜形成的第一步驟。 二、腎絲球濾過率:腎臟每分鐘由腎臟過濾乾淨的血漿量,正常為100~125cc/min,亦即正常腎臟每分鐘可將100至125cc的血液過濾乾淨。 三、肌酸酐(Cr):是一種氮化合物,主要由肌肉代謝合成,每日合成量非常衡定,正常值為0.5~1.4mg/dl,隨體型和性別有變動,腎功能惡化時,血漿肌酸酐值上昇。 四、血液尿素氮(BUN):尿素是蛋白質的代謝產物,蛋白質在肝臟內經代謝形成血液尿素氮之後由尿液排出。正常血漿尿素氮濃度是8~20mg/dl(2.9~7.1mmol/L),此物質常用以代表血中的廢物多少,會隨蛋白質攝取量何種類、腎功能和水分狀態而改變。 五、肌酸酐廓清率:是一種替代腎絲球濾過率的測定值。因為腎絲球濾過率臨床不能直接測得,故採用此容易檢查,可信度也高的方法。 |
||||||